2023年3月15日,中國旭陽集團(1907.HK)迎來港股上市四周年。上市的四年期間,旭陽集團不斷拓展焦炭業務從河北走向全國,從國內走向海外建立全球布局,努力由化工向新能源、新材料領域拓展延伸。今年以來,公司股價上漲22.62%,最新總市值165.46億元。
本次活動以現場及網絡方式同時開展,主會場設在北京總部旭陽大廈新址,同時在香港設立分會場,通過辦公室視頻參會。中信證券、中金公司、國泰君安、安信國際、開源證券、國信證券、富途證券、德邦基金、建信基金、中郵基金、格林基金等69家機構通過現場或網絡方式參會。
旭陽集團董事長、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楊雪崗,執行董事兼高級副總裁王風山,執行董事兼高級副總裁張英偉,執行董事兼高級副總裁韓勤亮,執行董事兼高級副總裁王年平,高級副總裁張建國,執行董事兼滄州園區總經理楊路現場出席活動,公司秘書何沛霖等人通過網絡參會。
活動上,韓勤亮對旭陽集團上市四年來的大事記以及四大業務板塊作出了詳細介紹。他指出,作為全球最大的獨立焦炭生產商及供應商,旭陽集團上市四年來,已由上市之初的四個生產園區拓展為九個,產業和銷售布局覆蓋全國的大部分地區。海外以印尼蘇拉威西為支點,輻射東南亞及全球市場。
韓勤亮提到,旭陽集團焦炭業務產能持續提升,由2019年的980萬噸提升至2022年的1610萬噸,增長了64%。公司通過自建與托管運營雙輪驅動的方式提升市占率,在全國范圍內已布局山西、內蒙、河北、河南、江蘇、山東、湖南、江西等地;I務產能也在穩定提升,多條產線聯動平衡,并且正在向新材料、新能源領域不斷拓展延伸。
在此次活動中,管理層分板塊分享了當前焦炭、化工、氫能行業分析、展望以及旭陽集團的發展現狀。
針對焦炭業務,王風山提到,近年來,國內煉焦煤供應趨于寬松,煤炭價格逐步平抑,焦炭盈利逐步回歸。就產能結構來看,市場正加快調整,去產能力度再起。相較于同行業公司,旭陽集團的供應鏈全球布局、國內營銷網絡覆蓋更加全面,疊加品牌、理念、差異化、定制化、服務、技術領先、物流、托管運營等焦炭產品優勢,以及供應鏈、標準化、配煤創新、庫存管理、物流、集采、資源地建設、數字化建設等焦炭采購優勢,公司在能耗環保、安全、數字化和智能化等方面始終走在行業前列。
在化工板塊介紹中,楊路指出,旭陽集團的化工業務經過十六年的發展,產業鏈不斷延伸,附加值不斷提高,走出了一條由現代綠色煤焦化起步、由基礎化工到高端化工再穩步向新能源、新材料發展的崛起之路,到2020年基本形成醇氨、芳烴、碳材料三條特色產品線。2022年,滄州園區30萬噸己內酰胺二期和東明園區20萬噸擴能30萬噸己內酰胺及配套全部投產,旭陽集團己內酰胺產能躍居75萬噸/年,位列全國第二、全球領先水平。當前,集團正在全力將化工板塊打造成第二個支柱產業,并戰略性布局新材料、新能源領域。
在氫能發展現狀分析中,張英偉提到,清潔能源轉型是大勢所趨,發展氫能是我國能源轉型的重要路徑之一。對此,旭陽集團制定了“一線、一網、兩翼、四階段”的規劃,已基本完成制、儲、運、加、用全產業鏈布局和閉環發展。旭陽擁有在京津冀雄范圍內工業園區最大的高純氫產能,擁有量大、成本低、質量好、分布廣等絕佳優勢,可彌補區域內氫氣產能短板。目前,旭陽已成為京津冀區域最大的氫氣供應商。
此次活動中,公司管理層就市場關心的焦炭價格、煤焦差走勢、運營管理項目規劃、焦炭產量目標、己內酰胺項目盈利情況、氫能布局等問題進行了一一解答。
對于投資者關注的印尼偉山項目投產落地情況,管理層表示,印尼偉山480萬噸焦炭項目目前進展順利,2023年即將落地,并將于今年下半年完成投產。印尼偉山項目具備原材料成本低、人工成本低、運輸成本低、稅收成本低及地理位置優越等五大優勢,因此印尼偉山項目的成功投產,將成為旭陽集團不斷開拓國際化布局,向海外市場不斷拓展的關鍵一步。
活動最后,董事長楊雪崗感謝了公司上市四年來廣大股東的支持和認可。他指出,旭陽集團成立28年來始終堅持深耕制造業,并自2011年始推進從制造業向服務型制造業的全面轉型。公司依據客戶的不同需求,通過銷、運、產、供及研發體系多管齊下的模式,不斷調整服務手段,反推產品研發,目前已充分具備了從制造業向服務型制造業轉型的能力。
楊雪崗先生表示,未來,旭陽集團也將持續依托資本運作,運用自身成熟的運營管理能力及服務能力,不斷推進行業整合。與此同時,公司亦將通過不同的產品和投資組合,通過輕、重資產的組合,通過焦炭、化工、化工材料等多化工品種的組合,燙平周期,持續打造高增長、連續增長的公司,保障投資者盈利不斷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