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10日22時42分,旭陽集團呼和浩特園區2×260t/h干熄焦余熱發電項目二號35MW抽凝式汽輪發電機組成功并網發電,正式進入帶負荷運行。
旭陽集團呼和浩特園區2×260t/h干熄焦余熱發電項目是呼和浩特園區二期年產300萬噸焦化及制氫綜合利用項目的配套項目,也是呼和浩特市的重點項目,系目前國內單體處理能力最大的干熄焦裝置,每小時可生產260噸干焦。項目主要建設兩套260t/h干熄焦裝置和兩套35MW抽凝式汽輪發電機組,配套建設蒸汽系統、抽汽系統、凝結水系統以及5G智能遠程操控集控系統,利用干熄焦裝置產生的余熱進行發電,采取自發自用方式運行,保障二期年產300萬噸焦化及制氫綜合利用項目用電。其中,配套二期焦化及制氫綜合利用項目3號和4號焦爐的一號干熄焦裝置及一號35MW發電機組已分別于2022年11月17日建成投產和2023年1月18日并網發電;配套二期焦化及制氫綜合利用項目5號和6號焦爐的二號干熄焦裝置也于前不久今年2月21日建成投產,至此二號35MW發電機組并網發電,2×260t/h干熄焦余熱發電項目全面建成投用。
該2×260t/h干熄焦余熱發電項目性能優越,采用日鐵工程技術株式會社的全球一流干熄技術,利用業內獨有的14項技術體系、全球領先的37項專利技術,能夠回收約80%紅焦顯熱,也即熄1噸紅焦炭可產生高壓過熱蒸汽0.5-0.6噸,這些干熄爐產生的蒸汽用于發電又可節約生產蒸汽用燃煤,從而不僅實現余熱回收利用,同時也實現能源節約,助力綠色生產,尤其可以有效減排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項目實現了裝置水平高端化、自動化和全程操作無人化,投產后年發電5億kWh,年節能53.8億MJ,折合年節約標煤183953.83噸,年減排二氧化碳60萬噸,以每棵樹每年吸收18公斤二氧化碳計算,相當于植樹3000萬株。
該2×260t/h干熄焦余熱發電項目的實施亦是旭陽集團呼和浩特園區踐行生態文明思想、落實內蒙古自治區碳達峰實施方案關于工業領域碳達峰要求的切實行動。根據《旭陽集團碳達峰碳中和行動方案》統一部署,旭陽集團呼和浩特園區聚焦延鏈、補鏈、強鏈,通過完善工藝流程,使用節能技術設備,推動余熱余壓回收利用,實現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有效改善內蒙古托清經濟開發區化工產業結構單一狀況,提升開發區化工產業鏈水平,促進形成綠色、低碳、循環產業發展新格局。
本次并網發電的該2×260t/h干熄焦余熱發電項目二號35MW發電機組,在早前于今年2月17日汽輪機本體扣缸成功,2月22日開始油濾循環,2月24日主蒸汽管道開始吹掃,3月6日油樣化驗合格,3月8日主蒸汽管道吹掃打靶試驗合格,3月9日開始緊湊連貫展開單機設備調試、聯動試運行、DEH(汽輪機電液控制系統)和TSI(汽輪機監視系統)聯鎖試車、汽輪機拉閘試驗、汽輪機沖轉、超載試驗、同期并網試驗等一系列環節、步驟和動作,至3月10日22時42分,各系統均按電力驗收規范完成試驗,一次性實現并網發電,主要運行參數平穩,全面達到預期目標,標志著旭陽集團呼和浩特園區干熄焦余熱產生的蒸汽得到充分高效利用,于公司經濟效益與環保效益兼收,于行業會形成二次能源高效綜合利用的示范效應。
|